百科:通常认为,这一指标比例反映了一个经济的金融深度。但M2/GDP比例的大小、趋势和原因则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。M2/GDP实际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,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。总体上看,它是衡量一国经济金融化的初级指标。通常来说,该比值越大,说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。
过去4年(2008年-2012年),中国货币供应量激增50万亿元,几乎翻番。其与GDP之比,也是一路水涨船高。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跟随实体经济同步变化,既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.5倍的水平,那么目前75万亿的货币总量就完全足够。但现在,货币总量已足足高出22万亿。
截至2012年年末,中国的M2/GDP达到1.88创下新高。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.04万亿美元,截至2012年3季度,GDP为15.81万亿美元。这是什么概念?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,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;而美国,一美元拉动最少1.5美元的GDP。
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了不少隐患。具体表现形式有经济领域泡沫资产存在、运营效率低及落后产能过多、贫富差距越来越大、房价与物价调控陷入两难、经济体制结构改革阵痛等。
相比其他国家,中国的货币化速度也过快。根据世界银行的M2/GDP数据显示,美国货币化走势曲折向下,巴西、俄罗斯这些新兴经济体虽然总体趋势向上,但也 不如中国货币化率走势陡峭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,M2/GDP从1978年的0.32增长到2012年的1.88,在34年间扩大了近6倍。
二、M2/GDP历史数据
年 份 |
M2指标值(亿元) |
GDP绝对额(亿元) |
M2/GDP |
2017年末 |
1676800.00 |
827122.00 |
2.0272 |
2016年末 |
1550100.00 |
744127.00 |
2.0831 |
2015年末 |
1392300.00 |
676708.00 |
2.0575 |
2014年末 |
1228374.81 |
635910.00 |
1.9317 |
2013年末 |
1106524.98 |
588018.76 |
1.8818 |
2012年末 |
974148.80 |
534123.04 |
1.8238 |
2011年末 |
851590.90 |
473104.05 |
1.8000 |
2010年末 |
725851.79 |
401512.80 |
1.8078 |
2009年末 |
610224.52 |
340902.81 |
1.7900 |
2008年末 |
475166.60 |
314045.40 |
1.5131 |
2007年末 |
403442.2 |
265810.30 |
1.5178 |
2006年末 |
345603.6 |
216314.4 |
1.5977 |
2005年末 |
298755.7 |
184937.4 |
1.6154 |
2004年末 |
253207.7 |
159878.3 |
1.5838 |
2003年末 |
221222.8 |
135822.8 |
1.6288 |
2002年末 |
185007 |
120332.7 |
1.5375 |
2001年末 |
158301.9 |
109655.2 |
1.4436 |
2000年末 |
134610.3 |
99214.6 |
1.3568 |
1999年末 |
119897.9 |
89677.1 |
1.3370 |
1998年末 |
104498.5 |
84402.3 |
1.2381 |
1997年末 |
90995.3 |
78973 |
1.1522 |
1996年末 |
76094.9 |
71176.6 |
1.0691 |
1995年末 |
60750.5 |
60793.7 |
0.9993 |
1994年末 |
46923.5 |
48197.9 |
0.9736 |
1993年末 |
34879.8 |
35333.9 |
0.9871 |
1992年末 |
25402.2 |
26923.5 |
0.9435 |
1991年末 |
19349.9 |
21781.5 |
0.8884 |
1990年末 |
15293.4 |
18667.8 |
0.8192 |
三、M2/GDP相关数据图表





|